在新教育研究院李镇西院长的特别关照下,我校数学组一行13名教师有幸参与了全国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讲学活动。看过华老师的书和视频,可这却是第一次见到大神本人。
小纸片 大世界
上午第一堂课是龙江路小学戴老师的《小纸片 大世界》,用阿基米德的名言引入,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侧面积一定时,体积、高与半径之间的关系,课内精彩纷呈。
走进华老师的课堂
课堂初始,华老师播放了小孩子犯错误的小视频,引发哄堂大笑,接着开门见山,提出了《师徒年龄问题》,开始孩子们束手无策。于是,华老师开始带着孩子们投石问路。
任何学习,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探究。首先,华老师要求学生细读题目,在读题中慢慢理清思考,题中隐含的奥妙隐约浮现。便有了书读百遍,其意自见。
难在何处
华老师从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发,充分发掘了数学知识所应体现的价值,让”我不是笨小孩“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成为学生的真实感受。华老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例子出发,让他们一边理解题目一边获得数学发现,初步感受到“年龄差始终不变”的数量关系,找到成功的感觉。
接着,引入“带箭头直线”,引导学生任取一组数据举例,继而让学生独立举例探索数量关系。华老师将这种方法名为“投石问路”,以此展开探究活动。
题试三回,定能生慧

此时,学生探究欲望高涨。课末,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全课,在逐一确认学生都能正确解答之后,让学生将掌声送给自己。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。华老师用一堂课告诉我们,笨小孩不笨,用“笨办法”的人,其实是“聪明人”。
这节充满哲思的课堂,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及深深的思索。听课的所有老师都分享了许多的心得感受。
知识的丰富与否并不能决定能力的强弱,人的思维方式才是决定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。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,即觉任务之重,却也愿意在这充满哲思的数学中上下求索,不休不怠!
|